圖為放流現場。圖片由市農業農村局提供
本報訊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。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市放生文化協會舉行增殖放流活動,把35000尾魚苗放入北江河流域,進一步豐富本地漁業資源,改善韶關生態環境。
上午9時30分,淅淅瀝瀝的小雨下得市放生文化協會放生平臺的空氣格外清新,前來參加活動的黨員志愿者與群眾代表齊心協力把109袋魚苗抬到放生平臺上。活動開始后,一部分魚苗被有序地倒入放生池里并歡快地流進了廣闊的江河,另一部分魚苗則由放生船帶到江心島旁邊進行放生,回歸母親河。
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本次放生的魚苗是由韶關相關漁業部門培育提供,數量共計35000尾。魚苗種類包括赤眼鱒和桂華鯪兩種,非常適合在本地江河生長,可以有效優化北江河流域魚類種群結構,改善水域環境。